为了响应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充分发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跨学科研究优势,推动矿产资源法实施的科学化、法治化和治理现代化,经研究决定于2025年3月30日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研讨会(视频会议),集中研讨并征集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将相关成果提交国家有关部委参考。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入关键阶段。自然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直接关乎国家安全、民生福祉和生态文明建设。然而,全球气候变化、生态退化和资源压力的日益加剧,使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面临挑战。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已经成为破解资源领域复杂问题的重要技术支撑,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为了更好地研讨和解决中国面临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在国内众多专家的支持和努力下,中国水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一届,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山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黄山市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承办。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实施,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自然资源治理的法治保障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拟于2025年6月6-8日召开第七届中国自然资源法治论坛。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指示,持续增强我国自然资源领域科技期刊的学术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一流编辑出版队伍建设,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特举办“首届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编辑技能大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
当前,中国正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入关键阶段。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事关国家安全、民生福祉和生态文明建设。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退化和资源压力日益加剧,我国的资源开发利用也面临严峻挑战。
12月21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会理事会、监事会。封志明当选为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邓伟、杨红生、左其亭、黄贤金、孙九霞、李小雁、江东、丁建丽、袁力行、彭建当选为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濮励杰、江源分别当选为第二届监事会监事长、副监事长;封志明、邓伟分别当选为第九届理事会党委书记、副书记。经封志明理事长提名,理事会审议表决决定聘任彭建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秘书长、朱晓华为执行秘书长。
气候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是提升生态环境效益、增强人类福祉、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推进气候资源学领域的学科交叉和交流合作,促进我国气候资源学高水平研究发展,经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批准,拟成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气候资源专业委员会”。气候资源专业委员会定于2025年1月4日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气候资源论坛”。
为推进气候资源学领域的学科交叉和交流合作,促进我国气候资源学高水平研究发展,经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批准,拟成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气候资源专业委员会,并于2025年1月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气候资源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