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24小时快餐电话_怎么找喝茶联系方式_qq快餐200qq群_全国空降高端模特预约

新首页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开展科技示范基地评价课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5 浏览量:67

2015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承担了中国科协“资源与生态科技示范基地评价”项目,该项目选取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以下简称千烟洲站)为例,对其运行情况、工作水平及管理机制进行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提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基地评价技术规程”及其实证案例,促进我国自然资源试验研究与科技示范事业的深入发展,为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做出有益探索。10月学会组建了第三方工作组,聘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石培礼研究员担任组长;专家委员会聘请了15位资源、生态领域的专家参与项目讨论、实地考察等工作;千烟洲站专门成立了工作组。

11月3日、11月17日学会先后召开两次项目研讨会,学会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员、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沈镭研究员、专家委员会专家李家永研究员、第三方工作组石培礼研究员、千烟洲生态站王辉民研究员等30余人/次参加了项目研讨。

成升魁理事长介绍了今年7月他参加国务院组织的扶贫工作第三方评估工作经验。特别强调,学会作为学术共同体要突出学术评价,不同于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评估、考核或评比工作。沈镭副理事长也针对“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评?评价结果如何运用?”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希望评估报告能够提交到中国科学院和江西省有关部门,对千烟洲生态试验站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大力度和更加实际的支持。

石培礼研究员介绍了国内外科技示范基地评价概况及项目研究进展。千烟洲站站长王辉民研究员希望此次评估能够帮助千烟洲站查找问题,促进各方面的工作。参会的专家们还针对评估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讨。

千烟洲站始建于1983年,其前身为中科院与江西省合作开办的“吉泰盆地农业资源开发试验研究中心”。千烟洲创建的“丘上林草丘间塘,河谷滩地果鱼粮”立体开发模式被誉为“千烟洲模式”,为推动我国大面积的红壤丘陵开发治理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1988年建站以后,千烟洲又陆续成为国家区域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基本站、江西省山江湖综合治理示范基地等,并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有关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该站现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亚热带人工林碳、氮、水循环和人工林改造试验示范。
    “资源与生态科技示范基地评价”项目,将组织国内外资源与生态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和专业的第三方评估团队,以服务社会、服务科技创新为出发点,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千烟洲站进行系统测评。
    通过该项工作的实施,必将提高对资源与生态综合研究、定位试验和应用示范的内在联系的认识;促进千烟洲试验站科研水平和科技服务再上新台阶;同时为学会开展常规性机构评价探索方法和积累经验。对于切实提升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强化社会化公共服务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